閱讀 | 訂閱
閱讀 | 訂閱
深度解讀

中科院理化所激光中心:點亮天空中最亮的星——人造恒星

星之球激光 來源:科技日報2016-04-14 我要評論(0 )   

在中科院理化所,有一群致力于用激光造星星、觀測星星的人,從2003年起,這個以許祖彥院士為學術指導,彭欽軍研究員、薄勇研究員為骨干的研究團隊,就開始搗鼓“鈉信標...

   走進中科院理化所激光中心彭欽軍研究員的辦公室,最引人注目的是擺在辦公桌上的一張照片:深藍色的天幕下,一束黃光如利劍般直刺天際,亮麗、耀眼。
 
“這是在云南天文臺麗江站,配備微秒脈沖鈉導引星激光系統(tǒng)時拍攝的。”彭欽軍介紹。
 
在中科院理化所,有一群致力于用激光造星星、觀測星星的人,從2003年起,這個以許祖彥院士為學術指導,彭欽軍研究員、薄勇研究員為骨干的研究團隊,就開始搗鼓“鈉信標激光器”,并用它在大氣頂層造出了最亮的人造恒星——“鈉導引星”。

理化所激光中心:點亮天空中最亮的星——人造恒星
 
受大氣擾動的強烈影響,天文學家使用大型地基望遠鏡觀察星空,就像透過有波浪的水看水中的魚一樣——看到的物體與實物相比發(fā)生模糊變形,望遠鏡的成像分辨率會極大地降低。為此,天文學家想出了一個“迂回”的辦法:以天上某處的亮星發(fā)出的光波為標準,觀測該光波通過大氣后會產(chǎn)生的畸變,再控制變形鏡來校正該畸變,就可以看到該處星空的清晰圖像,這顆作為光波標準的亮星稱為“信標”。
 
對于大型地基光學望遠鏡來說,天上亮度足夠作為信標的自然亮星數(shù)量很少,導致能夠看清晰的星空區(qū)域很有限,為了能清晰地觀測更廣闊的星空,天文學家又想出用“激光鈉信標”的辦法,即從地面發(fā)射一束黃色激光,來激發(fā)海撥約100公里高空中的鈉原子發(fā)出很強的熒光,從地面看就像顆人造亮星,稱為“鈉導引星”或“鈉信標”。
 
“點亮鈉原子的目的,是為使大型天文望遠鏡看得更遠、更清楚。目前,鈉信標激光設備已成為包括TMT(美國三十米口徑望遠鏡)在內的大型望遠鏡的核心關鍵設備之一。”彭欽軍說,然而,這項技術難就難在怎么能讓鈉原子“亮”起來,而且亮度越高越好。“這要滿足兩個技術條件:一是鈉原子的譜線特別窄,而且還是包含兩個峰的譜型,要點亮鈉原子,就要讓激光波長非常精準地對準鈉原子譜線,并且把所有能量都集中在這個極窄的譜線縫里,還要匹配鈉原子譜線的雙峰譜型,匹配度越高,亮度就越高,就好比‘兩個針尖要分別精確對準兩個麥芒’”。
 
“二是要在極窄的譜線內產(chǎn)生高功率、高光束質量的激光輸出,使鈉信標激光經(jīng)過大氣傳輸100公里到達鈉層時,仍保持較小光斑與足夠高的功率,才能產(chǎn)生很亮的鈉導引星。這兩方面的性能要求高、技術難度大,國際上一直未能獲得突破。”項目研究團隊的另一位骨干成員薄勇研究員接過話頭。
 
為此,研究團隊埋頭鉆研了13年。首先研究了稱為第一代的連續(xù)波激光鈉信標,取得了重要進展,2006年,彭欽軍研究員提出瞄準國際前沿,直接發(fā)展更先進的被稱為第二代的微秒脈沖激光鈉信標,通過一系列自主創(chuàng)新技術,研究團隊解決了鈉導引星激光性能要求全面而苛刻的技術難題,研制出了國際首臺雙峰譜型匹配的微秒脈沖鈉導引星激光系統(tǒng),2010年激光功率突破30瓦,綜合指標達到國際領先水平,并于2011年獲得應用,應用過程中技術水平不斷提高,2012年平均功率達50瓦,2014年平均功率突破100瓦,綜合指標持續(xù)保持國際領先。
 
該技術成功應用于國內主要大型光學望遠鏡:國臺2.16米、云臺1.8米等,使其升級為具有最先進鈉導引星的自適應光學望遠鏡,成像分辨率獲顯著提升達5倍以上,為原來不能開展的天文與物理國際前沿問題提供了新手段,如精確測量哈勃常數(shù)、揭示宇宙演化規(guī)律等。還為我國發(fā)展更大口徑如4米、10米等的地基光學望遠鏡儲備了核心技術。不僅如此,這項技術還成功應用于美國TMT與加拿大UBC天文臺等國外科技最強國家的大型光學望遠鏡。
 
國內在麗江站首次產(chǎn)生了鈉導引星,隨后獲得了國際最亮的微秒脈沖鈉導引星,達到6.5星等(人眼可見的星星亮度約為6—7星等),并國內首次實現(xiàn)對恒星的自適應光學校正,在J波段達1.7倍衍射極限;國外在加拿大UBC天文臺獲得了鈉導引星回波光子數(shù)超過TMT需求的2倍多,被TMT評價為“重大里程碑,巨大成功”、“處于激光鈉導引星國際領先地位”。
 
“中科院理化所已掌握高功率鈉信標激光器技術”,加速了國際大型地基自適應天文望遠鏡的發(fā)展,TMT向美國國防技術安全局(DTSA)提出了如是論斷,自此打破該技術對中國的禁運。
 
“在國際最先進的望遠鏡上裝備中國的關鍵儀器設備,能極大提升我國的科技影響力。”彭欽軍說,“自此,可以說我國的大型地基天文望遠鏡跨入了自適應光學望遠鏡時代,對空間目標的探測能力也大大提升;并且,這項技術還開拓了應用領域,推動了可精密調諧的高功率、窄線寬激光等領域的技術進步。”

轉載請注明出處。

激光人造恒星理化所
免責聲明

① 凡本網(wǎng)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,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(wǎng),未經(jīng)本網(wǎng)授權不得轉載、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。獲本網(wǎng)授權使用作品的,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,并注明"來源:激光制造網(wǎng)”。違反上述聲明者,本網(wǎng)將追究其相關責任。
② 凡本網(wǎng)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權請聯(lián)系我們刪除。
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(wǎng)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,請及時向本網(wǎng)提出書面權利通知,并提供身份證明、權屬證明、具體鏈接(URL)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。本網(wǎng)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,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。

網(wǎng)友點評
0相關評論
精彩導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