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56年1月出生,揚州市模具技術協(xié)會秘書長、江蘇省模具工業(yè)協(xié)會專家組成員。2011年,在揚州首先引進3D打印技術。曾先后擔任揚州市塑料五廠副廠長、高級工程師;揚州噴霧制品公司副總經理、總經理;西安交大揚州科技園產學研辦主任等職。
沒上過一天大學,卻成為模具行業(yè)的專家,曾指導國內第一條鋁質噴霧罐生產線技改。
方翔,揚州土生土長的“草根專家”,兩年前,在西安交通大學首次接觸到3D打印機,憑著在模具行業(yè)浸淫數(shù)十年的敏感,他意識到3D打印技術將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技術創(chuàng)新,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。在他的努力下,揚州第一次引進了3D打印技術。
任職西安交大科技園 首次結緣3D打印技術
2011年5月,揚州市科學技術協(xié)會學會部部長方曉平給模具協(xié)會的秘書長方翔打電話,告訴他西安交大科技園將會落戶在揚州,問他有沒有興趣,利用自己的專業(yè)所長,為西安交大揚州科技園貢獻一份力。
在方曉平的引薦下,方翔結識了西安交大揚州科技園方面的負責人。在了解到西安交大揚州科技園將會設有快速制造中心后,方翔認為自己多年來積累的模具知識,終于可以派上用場了。
經過一番考察,西安交大揚州科技園開園時,方翔擔任了該園產學研辦公室主任。
3D打印是一項先進的快速制造技術,在國外很流行。塑料廠模具行業(yè)出身的方翔,在西安交通大學首次見到了3D打印機,一下子就被它吸引住了。方翔決定,要在揚州第一個引進3D打印機。
“3D打印首先要輸入數(shù)據,打印機根據輸入的數(shù)據,將要打印的物體一層層打印出來。”方翔說,傳統(tǒng)的制造工藝采用的是組裝技術。“比方說制造茶杯,先制造罐體,再制造把柄,再將兩者粘合到一起。”而3D打印改變了這一傳統(tǒng)生產方式。只要輸入的數(shù)據正確,杯子可以一次性打印出來。3D打印對于制造內部結構復雜的產品優(yōu)勢明顯。
傳統(tǒng)模具行業(yè)出身的方翔,看到了3D打印技術廣闊的市場前景:比如,一只水龍頭管子里有閥門,傳統(tǒng)工藝不可能一次性制造,只得將兩根管子拼接起來,在拼接的時候安裝閥門。3D打印技術能做到一次性將水龍頭水管生產出來。可以顯著縮短模具開發(fā)周期,降低成本、減少開發(fā)風險。
方翔認為,這是傳統(tǒng)的模具行業(yè)做不到的,他愿意把自己多年掌握的模具知識,與時下最先進的高科技結合起來。
2012年5月,西安交大規(guī)模最大的3D打印機被快運到了揚州。有了這臺機器,方翔的“3D打印店”就可以開張了。
潛心3D打印五亭橋開發(fā) 獲揚州首張3D發(fā)明專利證書
“3D打印店”開張后,前來參觀的老板一批又一批,也有一些訂單,但產業(yè)的規(guī)模并沒有井噴式發(fā)展,問題出在哪呢?方翔動起了腦筋。他認為,在產品開發(fā)上,還要下足功夫。
他調研了揚州的旅游用品市場,發(fā)現(xiàn)了一個問題—揚州市場上缺乏一個能讓旅游者記得住的紀念品。能代表揚州的名片是什么?五亭橋!想到這,方翔決定用3D打印技術打印出五亭橋,開發(fā)旅游用品市場。
3D打印技術的前提是數(shù)據。五亭橋的數(shù)據從何而來?方翔帶領他的團隊,在瘦西湖內呆了一天,實地測量了五亭橋的各個數(shù)據。“亭子有多高,長凳有多長,臺階的坡度有多大,每一個數(shù)據都仔細測量,回來后按照一定的比例尺縮放,得到了五亭橋的數(shù)據。”方翔說,他和他的團隊經過數(shù)月的努力,最終打印出了惟妙惟肖的五亭橋。
有了產品,下一步就得開發(fā)市場了。方翔認為,只要把成本控制在一定范圍內,3D打印版的五亭橋還是會被市場認可的。
方翔和他的團隊利用3D技術打印出的五亭橋,已通過國家版權局的專利認證。方翔告訴記者,“兩個月后,將領到專利證書。”而這將是揚州首張利用3D技術發(fā)明產品的專利證書。
從小就喜歡工業(yè)機械 工作后癡迷于模具設計
事實上,一直以“草根”自詡的方翔,出生于書香門第。他的父親曾是揚州中學的一名化學老師,母親則是鎮(zhèn)江的一名大家閨秀。
良好的家庭背景對少年方翔的影響很大。由于父親在其幼時過世,母親便承擔起教育方翔的責任。母親告誡他:“荒年餓不死手藝人”,希望他能學一門手藝。母親的告誡給方翔指明了人生方向。從小就對機械感興趣的他,又遇上了特殊的年代。“我們那個年代上學和現(xiàn)在不一樣,不是系統(tǒng)學習數(shù)學、物理、化學知識,而是學習‘農業(yè)基礎知識’、‘工業(yè)基礎知識’。老師會帶領同學們到田間地頭、參觀工廠。”
農業(yè)和工業(yè)知識的學習中,方翔又偏好工業(yè)。“我從小就喜歡機械,對工廠里各種機器設備很感興趣。”少年時代學習的工業(yè)基礎知識,為方翔以后走上模具之路奠定了基礎。
1974年,方翔高中畢業(yè)。特殊的年代,方翔沒能如愿進入大學繼續(xù)學習,而是進入了廣陵區(qū)一家集體塑料廠當學徒工。在這家名為塑料五廠的小廠里,方翔從一名學徒工升到副廠長的位置,只用了不到十年的時間。
這期間,方翔最愛去的地方就是市圖書館,翻閱了大量關于模具設計材料。遇到自身無法解決的難題,便會向大學出身的師傅請教。方翔回憶說,那時上班很苦,每天會加班到很晚,但從未感到過疲倦。 方翔的刻苦得到了同事的肯定。一次,廠里要生產一套模具,沒有現(xiàn)成的圖紙。方翔對照國家的規(guī)范技術標準,一筆一畫將模具的圖紙勾勒了出來。拿到車間給工人師傅一看,師傅問:“你是哪個大學畢業(yè)的?”方翔笑笑說,沒上過大學。
一波三折終于脫產進修 學有所成多次主持單位技改
雖沒上過正規(guī)大學,但方翔的求學熱情依然不減。除了在工廠自學實踐外,他還渴望能有一次機會,讓他再一次踏入校門,做一回學生。
1980年,在方翔參加工作六年后,機會來了。此時他的身份是,塑料五廠的車間副主任。
1980年,揚州電大招生。上課地點定在了揚州汽修廠(亞星的前身),參加學員多為汽修系統(tǒng)內部人員。經一番努力,作為外系統(tǒng)人員的方翔持“外卡”,參加了脫產學習的電大培訓班。
參加電大的過程還一波三折。起初,廠領導不同意方翔去,理由是他已是廠里的技術骨干,脫產學習廠里的生產怎么辦,遇到技術問題去問誰?方翔向領導打了包票,他可以利用晚上、周末的休息時間,回廠里解決技術難題。一番懇求下,才最終獲批。
不過,想要進入電大學習,還要經過一輪PK。方翔至今都記得,當他從廣播上聽到自己是在9000名報名者中考得第一名時,激動地從椅子上跳了起來。#p#分頁標題#e#
在電大,方翔學有所成的同時,也收獲了愛情。“我太太是下放回來,她對機械知識一竅不通,一遇到難題就向我請教。”方翔說,一來二去他和太太擦出了愛情的火花。
1983年,方翔電大畢業(yè)了?;氐焦S后,方翔很快升任副廠長。在副廠長的位置上,他帶領員工開展了一個又一個的技術攻關,很快將一家小集體企業(yè)轉變?yōu)榇蠹w企業(yè)。在方翔的記憶中,最值得驕傲的是廠門口的那塊“國家中型企業(yè)”的牌子。要知道,在那個年代,揚州能夠稱得上“國家中型企業(yè)”的沒幾家。
三年的理論學習,方翔工作如虎添翼,先后在“中國模具制作”會刊上發(fā)表了10多篇論文,1988年破格晉升為中級職稱。
調任揚州鋁制品廠 改造國內首條鋁噴霧罐生產線
1991年,方翔調到了揚州鋁制品廠,也就是現(xiàn)在的揚州噴霧制品公司進行工作。當時,調他來的目的卻是為了接手研究生產線上一堆難以解決的技術難題,而令方翔未想到的是,從此他個人的命運卻與國內首條進口鋁罐生產線的興衰相連。
上世紀九十年代初,揚州鋁制品廠是全國五大鋁制品廠之一,主要負責工業(yè)用途的鋁制品生產。“主要生產的是用于原料藥包裝的藥用鋁瓶。”方翔告訴記者,當時廠里生產藥用鋁瓶效益很好,國內幾乎所有的大型藥廠都采購?!‘敃r,摩絲等這類發(fā)用定型產品在國外風靡一時,裝摩絲的容器是一種鋁制噴霧罐。“廠里當時進行了調研,考慮到國內市場的接受程度,按照每人每年用1瓶的量來計算,發(fā)現(xiàn)如果引進一條生產線,每年的生產能力都無法滿足市場需求,所以就覺得有很大的發(fā)展前景。”
從1986年開始,鋁制品廠就開始從西德引進了國內首條“全自動整體鋁質噴霧罐生產線”,前后總投資達2000多萬元,到1988年,該生產線開始建成投產。
由于鋁制品廠是國內第一家生產這樣的鋁質噴霧罐的單位,當時,不少的采購商都從全國各地趕來,幾乎每天都有采購商坐在廠里,等待生產出來的鋁質噴霧罐。
從西德引進的這條全自動生產線年生產能力可達2070萬只鋁質噴霧罐。然而,自投產后,每年只能產出幾百萬只,離達產還有很長的距離。
“1991年我進廠后,首要任務就是對生產線存在的問題加以改進,
希望能夠盡早達產。”
方翔的到來,一定上程度彌補了生產技術上的不足。
完成鋁質噴霧罐整體工序,引進全自動整體鋁質噴霧罐生產線還不夠,工廠還從法國引進了“精密注塑模具、氣閥組裝”生產線。
“鋁質噴霧罐生產線只能制作瓶身,整個噴霧鋁罐還需要關鍵的氣閥,把瓶身和氣閥組裝到一起,才能算是組成了完整的一個鋁質噴霧罐。”
就是在這條生產線上,方翔利用在塑料模具上研究的經驗,發(fā)現(xiàn)精密注塑模具存在設計不合理。“當時和對方公司反映情況時,對方并不承認,后來我們把其不合理之處都指了出來,讓對方心服口服。”
一番較量后,對方承認了這一質量缺陷,并承諾可以把價值24.68萬馬克注塑模具免費返還修理,同時還賠償了價值18.08萬馬克的設備和零件。
經過一年努力,年產量達到了1000萬只,和以前相比翻了一番,達到了產量的最高峰時期,但噴霧罐生產線上的核心問題始終未能得到解決,終究還是沒有實現(xiàn)達產目標。
“為了攻克國內配套這一難關,專門去了大連理工大學等高校拜訪專家學者,遺憾的是當時他們都還沒見過這種生產線。”方翔說。
力推3D打印技術產業(yè)化 已經在汽配件等多個行業(yè)應用
在模具行業(yè)中摸爬滾打數(shù)十年,直到認識到3D打印時,他敏感地意識到,這項技術將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技術創(chuàng)新,不僅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,更能改變整個行業(yè)的生態(tài)。因此,在他的鉆研努力下,揚州第一次引進了3D打印技術。
方翔心中一直有一個愿望:希望把這種先進的生產技術產業(yè)化。為了將這一技術推廣出去,方翔率領他的團隊走進企業(yè)上門介紹?!?012年7月20日,本報以《揚州制造嘗試‘快速成型’》為題,首次向揚州市民披露了3D打印技術的神秘面紗。
方翔告訴記者,本報的報道發(fā)出后,一批接一批的企業(yè)老板到西安交大揚州科技園參觀。他們均對這種先進的制造技術表示出了濃厚的興趣,也因此贏得了不少訂單。
“單筆最大的訂單來自保來得,一筆‘打印費’7000元,最大的訂單量來自一汽配生產企業(yè),用3D打印技術生產了幾十個零配件。”
去年底,“江蘇省牙刷行業(yè)協(xié)會”成立大會在杭集召開,方翔在會場向與會的牙刷企業(yè)的老總們詳細介紹了3D打印的來源、方法、優(yōu)勢及成果,收到了很好的效果,“牙刷的把柄常換常新,不斷更換模具是一件很麻煩的事,而3D打印能夠很快地解決。”
由于3D打印的產品以克為單位計算價格,成本高昂。不過方翔也承認,隨著3D打印技術的越來越成熟,成本一定會得到控制,揚州3D打印的春天終將會到來。
轉載請注明出處。